首页

女王论坛

时间:2025-05-30 07:10:09 作者:香港法律专家谈国际调解院:打造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新契机 浏览量:31734

  中新社香港5月29日电 题:香港法律专家谈国际调解院:打造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新契机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国际调解院在推广调解文化、完善调解规则及推动调解国际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也为香港打造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实践经验。”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香港仲裁师协会前会长、SFKS邝志强律师行资深合伙人邝志强如是说。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于5月30日在香港举行,近6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约20个国际组织将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国际调解院成立后,主要着眼以调解定分止争,受案范围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一国与另一国国民之间的争议、私人主体间国际商事争议三个方面。

图为香港仲裁师协会前会长、SFKS邝志强律师行资深合伙人邝志强。(受访者供图)

  作为深耕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多年的资深专家,邝志强表示,调解程序以自愿为基础,当事方保留对争端处理进程的控制权,不会像仲裁那样可能出现出乎意料的结果。调解过程完全保密,“可跳出框框更灵活地讨论并达成双方满意的和平解决协议”。

  “设立国际调解院可提供一个恒常平台,便利、帮助并促进各方通过国际调解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摒弃零和博弈,回应国际社会对和平安全、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强烈诉求。”邝志强说。

  当前,香港正着力构建亚太区主要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邝志强认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应具备多机制融合、治理多元、科技赋能及人才集聚等核心特质,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将极大促进调解机制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成为香港构建这一中心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力量。

  邝志强认为,香港的核心优势在于“一国两制”下的制度融合性。作为全球唯一实行普通法的中英双语司法管辖区,香港的法律体系既受基本法保障,又拥有独立的案例库并受到国际商界信任。“调解需要坚实的法律保障和稳定的环境,才能使当事方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寻求争议解决,香港的成熟司法环境为此提供了基石。”

  地缘战略价值同样关键。邝志强补充说,香港背靠中国内地、面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国与海外市场的天然“桥梁”。“例如在涉及内地的跨境纠纷中,香港既能理解内地商业逻辑,又能以国际规则服众,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邝志强表示,对于香港法律界人才来说,国际调解院的落地也开辟了新赛道,带来巨大的职业发展机会。“香港的调解员和仲裁人可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到更高端、更多元化的调解程序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国际调解院的建立也要求香港进一步完善调解法律框架及相关政策,促使调解这一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进而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因此,年轻律师应该关注调解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学习和掌握国际调解的流程、规则以及跨文化沟通技巧,以便抓住新机遇。”邝志强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促进开放科学国际合作 中国、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倡议

本报广州4月15日电 (记者李刚)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展示先进制造成果,预计现场新品超100万件。

德媒: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向北京发起魅力攻势

另据俄总统网站24日消息,俄总统普京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拉赫蒙就“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恐袭事件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向俄罗斯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和声援,并强烈谴责此次恐袭事件。两国元首表示,双方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在反恐领域密切合作。

美方称中国单边行动让南海地区更不稳定 中方回应

这里,曾是运行了60年的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半山钢铁基地,如今以文化公园的新貌重生。风吹过花海,公园里留存的运煤蒸汽机车、高炉、烟囱,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十里钢城”变身的故事。

【众行致远】习言道|从习近平引用的古语,读懂“金砖之道”

“这几年不用了,菲律宾不少超市都能买到月饼,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还有产自香港地区的奶黄月饼,有些菲律宾客户会自己买来吃。”陈慎修说,据他了解,不少菲律宾人愿意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把过中国节日当成一种时尚。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

该学者认为,“洋院士”之所以在国内有市场,是因为院士的头衔不只是学术荣誉,还跟利益挂钩,能够参与资源分配,“利益太大了,就会导致有人愿意花费资源去谋求,有人也会愿意被资源收买”。

相关资讯
习近平:以坚韧不拔之志 敢为人先之勇 识变应变之谋 共同谱写“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我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事业是中国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要更加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国际合作,加快培养懂中国、懂世界和造福国际社会的优秀学子。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的留学生回信,是希望留学生们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改进质量效益,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要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向世界提供强大的学理支撑。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